再看“非诚勿扰”
好像有几个月没有怎么看《非诚勿扰》了,或是因为忙,或是有点审美疲劳。昨天晚上又开看了,终于看到了乐嘉同志边上的黄老师(最近在饭桌上经常听到有人讨 论这个黄老师,并且认为她在节目中表现不好),也终于听到黄老师发言了。黄老师的发言很实在、很知识,就是与现场气氛不太协调。我就想:为什么节目要请黄 老师来呢?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:

一、为了改变视觉效果。总是两个光头在上面确实容易审美疲劳。
二、为了创造多元气氛。总是两个“公鸡”在上面调侃听得有点累人。
三、为了创造观众多元情感。多了一个黄老师,观众又多了一份情感表达。因为观众对两位先生只有喜欢和赞美(这一点黄老师有点冤)。
分析一、节目组对《非诚勿扰》的策划非常到位(不清楚这个主策划人是谁,幕后英雄),完美度已经做到了极致。但节目最大最关键的竞争优势则在孟非和乐嘉两位同志默契的配合,把现场气氛和节奏调节到最佳的状态。这样的组合很难找到第二对。
分析二、黄老师和乐嘉的区别在于:黄老师好象比较“学院派”。从天赋的角度看,黄老师不是最佳的,但学识修养很好,最大缺点就是不“坏”,说的问题特别实 在。而乐嘉则是一个天赋好、情商高、能够做到“跟着感觉走”的人。学院化的程度就不太清楚了,比较“坏”,他的发言首先是切入点好,认为需要他调节气氛并 且有调节气氛的切入点时他才发言,非常擅长制造人的情绪落差。现场需要什么,什么时候需要,他很清楚。
总结:《非诚勿扰》请黄老师看来是一场“阴谋”,没有做到“非诚勿扰”啊!我个人还是要为《非诚勿扰》鼓掌,为孟非、乐嘉、还有黄老师鼓掌,为我们江苏台感到骄傲。
本文于2010年11月1号发表在(中国古筝网/林加平QQ空间)
